高邑县的文化丰富多样,涵盖了民间艺术、历史遗迹、传统技艺等多个方面,以下是一些主要内容:
民间艺术
- 高邑腰鼓: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,由陕北腰鼓流传演化而来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,常与钹、镲等乐器配合,在社火、喜庆活动中演出。
- 南岩乱弹:是流传在高邑县东、西南岩村一带的传统地方剧种,属西路乱弹,清咸丰年间西南岩村就成立了乱弹乡乐班,1911年-1936年是其鼎盛时期。
- 后哨营猫头靴:由人工纳缝绣制,是具有实用性、欣赏性和祈福意义的布艺民间美术制品,属虎鞋的一个支脉。
历史遗迹
- 千秋台:公元25年,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登基称帝,诏改“鄗”为“高邑”,这里是高邑县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。
- 赵南星祠堂: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建筑风格独特,结构严谨,是研究明朝建筑艺术的重要场所。
- 中山国房子郡遗址:见证了高邑县在战国时期的历史,对于研究中山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。
传统技艺
- 庄头剪纸:属原生态传统美术项目,2011年被列为石家庄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用刀具刻制,直接用剪刀剪铰各种图案,花样繁多,刀法细腻。
- 鄗艺刻瓷技艺:历史久远,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,已被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,在陶瓷上进行雕刻,工艺复杂,作品精美。
民俗庙会
- 水潼仙姑庙会:西马闲村的水潼仙姑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,据记载金大定二年就有相关传说,每年庙会期间,人们会前来祈福、游览,热闹非凡。
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248号